華僑大學校長賈益民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指出,“大僑務”理念已滲透到華大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方方面面,並形成了頗具橋校特色的教育教學模式和管理服務體制。 王舒人 攝
  中新社泉州6月4日電 (記者 孫虹)“重視並積極主動地開展華僑華人研究,承擔國家的涉僑研究課題,這是華僑大學使命所在。”華僑大學校長賈益民4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指出。
  華僑大學是“因僑而生”,也是“為僑而辦”。賈益民介紹說,“自誕生之日起,華大便致力於對華僑華人的研究,也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國最早成立專門性華僑華人研究機構的高等院校之一。”
  “我們只有瞭解海外華人社會的歷史、現狀以及未來,才能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才可能培養出適合其需求的各類人才。”賈益民稱,當前,海外華僑華人已經成為中國實現“現代化”和“中國夢”這兩個百年目標最重要且不可缺少的有生力量,並且這種力量在未來會不斷地發展壯大。
  他認為,“這就給華僑大學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一方面,我們必須要去正確地總結海外華人社會形成和發展的歷史,總結他們對中國社會的貢獻,總結他們為促進中國和外國的友誼或者友好往來,促進世界和平穩定發展所作出的貢獻;另一方面,我們應當怎樣充分利用海外華人華僑來推動國內的經濟社會發展,推動中國和世界各國的友好關係發展,推動中華文化及其核心價值觀走向世界,裡面有許多問題值得我們去認真研究思考。”
  “從‘取’到‘給’是近年來涉僑研究的一大亮點和突破。”賈益民告訴記者,所謂“給”,就是中國有責任和義務去幫助海外華人華僑和社會獲得自身的建設和發展,保障海外華僑華人在海外的生存安全與發展。
  “通俗地講,就是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在這方面,又可以延伸出許多值得研究的課題,比如海外華人華僑的生存安全財產安全問題,海外投資的安全預警風險分析,海外華人華僑社會的人才培養問題,適合華裔兒童和青少年學習的華文教育體系和教學大綱等,以便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他笑言,“與歷史上海外華僑華人心系故土、反哺家鄉相對應的,他們也迫切希望得到祖(籍)國的關註與支持啊。”
  賈益民坦言,目前對海外華人華僑社會的現狀瞭解並不全面。“總數多少,年齡、性別、結構如何,祖籍地、受教育程度怎樣等很多問題都需要大量的調查研究。”他同時表示,這些問題也是華僑大學正在著手解決的。華大已成立僑情研究中心、華文教育調查研究中心等相關機構,進行專業的調查研究。
  賈益民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建設“一網、一庫、一校”,即全球華人華僑網、華人華僑數據庫和網上華文學校,從而打造出一個華人華僑研究的國家智庫,為海外華人華僑提供更為有效的服務。(完)  (原標題:賈益民:承擔國家涉僑研究課題是華僑大學使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hpcfj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