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共同會見記者。 中新社發 廖攀 攝
  中新網11月13日電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於11日和12日舉行會晤,雙方在連續兩天的談判中就一系列問題取得廣泛共識,達成新的氣候、軍事、貿易和簽證協議,引發外媒廣泛關註。外媒普遍認為,此次峰會成果豐碩,為穩定中美關係邁出重要一步。尤其中美達成的聯合減排協議,不僅為中美關係註入正能量,而且為全球氣候談判註入希望。
  成果豐碩 為穩定中美關係邁出重要一步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中美兩國領導人在一系列問題上達成了廣泛共識,包括共同對付氣候變化等國際與區域性的挑戰、軍方信心建立機制、擴大信息技術協議的談判以及執法部門的合作與延長旅游、商務和學生簽證的時間等。
  《華爾街日報》援引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中國問題專家格拉澤(Bonnie Glaser)的觀點稱,此次峰會的成果要多於許多人的預期。
  美國《紐約時報》指出,短短兩天的“習奧會”成果豐碩,兩國在軍事領域的一些問題上達成共識,並對降低一系列信息技術產品關稅達成諒解。
  美國之音報道稱,奧巴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的這次首腦峰會以及取得的具體成果究竟有多大意義呢?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認為,這次會晤在美國即將進入總統選舉周期之前,為穩定中美關係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新加坡《聯合早報》援引學者觀點稱,“中美是一個全面的關係,需要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維繫和發展。對談比不談好,談長一點,談短一點,正式的,非正式的都有必要。”
  中美氣候協議獲好評 為全球氣候談判註入希望
  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社論稱,中美為全球氣候談判註入希望。文章稱,美國總統奧巴馬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巴黎氣候變化磋商帶來新的轉機。兩人在北京明確承諾,最遲在2030年封頂中國碳排放,最遲在2025年進一步削減美國的碳排放。此舉為原本沒什麼希望的氣候變化談判進程註入新的希望。
  德國之聲報道稱,美中兩國就氣候保護目標達成一致,中國首次提出二氧化碳減排的大致日期。德國環境部長以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都對此加以積極評價。
  報道還稱,美國政府代表贊揚了這一突破性進展。一名官員稱,這是“歷史性的一步”,“是美中關係上的一座里程碑”。他指出,中國這是首次同意了類似的協議,美國能夠根據現有的法律達到自己的目標。
  《金融時報》則援引英國國家學術院院長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 Stern)的觀點稱,“奧巴馬和習近平應該得到祝賀,這一歷史性的聯合聲明展示了真正的領導力。”他還說,這應該會給相關談判鼓勁,以便於明年底在巴黎敲定新的全球氣候條約。
  該報還援引專家觀點指出,中美聯合聲明是振奮人心並具有歷史意義的。中美雙方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求同存異,從全球利益的大局出發,體現了大國責任。此外,此份聯合聲明為中美雙邊關係註入了正能量。為了形成新一輪的經濟繁榮,這一聲明也幫助了中美去尋求創新經濟的亮點和新的貿易方向。
  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報道稱,這次訂立的行動目標被視為中美髮出的信號,兩國將在這一問題上引領其他國家。
  新的軍事、貿易和簽證協議引發關註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美新達成的軍事協議是自陽光之鄉莊園峰會以來兩國在防務關係方面取得的令人意外的進展。中國國防部表示,相關協議對於促進中美戰略互信,以及構建一種新型軍事關係將具重大影響和意義。
  文章稱,防務分析人士稱,上述協議是一項涉及範圍更廣泛的努力的一部分,這項努力旨在鼓勵中國軍方採用國際慣例,同時也是為了說服其他亞洲國家達成類似協議。
  美國《僑報》指出,奧巴馬此次訪華期間,中美雙方就儘快結束《信息技術協定》談判和推動雙邊投資協定談判達成共識,這兩項談判一旦完成,將為美國商品和資本進入中國進一步打開大門。
  《聯合早報》援引學者觀點稱,中美首腦會的最大驚喜,可能是在中美雙邊投資協定取得突破。
  美國《僑報》報道稱,白宮稱,中美新的簽證協議使得美中各自公民進入對方的國家更加容易,將提高美中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投資和商務聯繫;而學生和交流訪客的簽證延長將更有利於兩國民眾間的聯繫,有利於更多出色的學生進入美國的高等教育機構學習。(完)  (原標題:外媒評中美峰會一攬子成果:註入正能量有助氣候談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hpcfj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